近日,國務院召開全國冬春農田水利暨高標準農田建設視頻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對推進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高標準農田建設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重要農產品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舉措,要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把更多符合條件的農田改造成高標準農田,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中國智慧農業領域的先行者,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托普云農,股票代碼:301556)始終立于行業一線,遵循國家相關規劃與要求,深入探索數智技術與農業生產的融合應用,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技”“管”融合為理念,以關鍵智能化場景打造為抓手,構建數字化、智能化、集約化的高標準農田(綠色農田)建設解決方案。
針對當前農田底數不清、利用情況不詳、動態監測難、農田建設效率低、農田管護不到位、生產服務不及時等一系列挑戰,托普云農三個關鍵方面著手,提升農田建設的數智化水平:為政府部門提供智能監管“新手段”,通過構建“天空地”一體化全鏈條監測體系,實現農田監管從靜態到動態、從人工到智能的轉變;為種植主體提供精準生產“新農具”,通過構建農田生產監測服務體系,為不同作物生長期的農事作業提供科學指導和決策支持;為運維主體提供農田管護“新工具”,通過打造IOT數字化運維平臺,為高標準農田的建后管護提供線上智能管理模式,有效提升農田管護水平與工作效率。
實現“以圖管地”和“以圖決策”
對農田地塊賦碼,全程信息可追溯
基于技術經驗積累,托普云農聯合海曙區農業農村局、古林鎮農辦等多家單位打造古林大田,被評為國家首批、華東地區唯一的優質高效水稻大田種植智慧農業技術集成示范項目。它以農機可視化、種植信息化、灌溉智能化為核心,通過智能化裝備和場景化應用,構建農機精準作業、病蟲害聯動測報與防控、智能適墑灌溉,實現育秧、耕、種、管、收、烘等全流程高精度自動作業、精準導航與實時信息采集,為浙江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水稻大田種植的數智技術提供了推廣示范作用。
此前,托普云農已在江蘇海門、廣東江門、山東樂陵等多個省份打造了高標準農田樣板區。2023年,由托普云農支撐建設的桐廬縣桐君街道、長興縣呂山鄉胥倉村、海鹽縣通元鎮、海寧市周王廟鎮、江山市大橋鎮社墩畈共5個高標準農田(綠色農田)建設項目成功入選“浙江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最佳實踐案例名單”,數智農田建設能力再獲認可。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大力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是利當前、管長遠的大事要事。從“靠天吃飯”轉變為“知數而作”,從“被動發現”轉變為“主動預警”,托普云農數智賦能助力糧食生長提質增效,農民增產增收。未來,托普云農將持續發揮優勢,打造更多可推廣、可復制、可借鑒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優秀案例,筑牢糧食安全“耕”基。
微信-南
微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