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47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85.13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萬元……這份成績單的“主人”,是丹徒區辛豐鎮中心村。作為一個傳統農業村,中心村是怎樣突破農村產業發展瓶頸,推進鄉村振興的?日前,記者來到該村探尋其“發展密碼”。夯實鄉村振興“耕基”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走進中心村高標準···
-
“通過播種育秧、耕整地作業、插秧作業三個環節智能化的集成運用,水稻智能化高效豐產栽培技術試驗田最高畝產達到766.2kg,比對照田塊增產78.35kg,增產率達到13.4%。”近日,重慶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在開州區臨江鎮響石村、永川區大安街道二郎壩村、巴南區石龍鎮大興村的3個水稻智能化高效豐產栽培技術試驗示范項
-
立秋已過,正是大豆、玉米等秋糧田間管理和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近日,甘肅省在定西市召開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暨抓點示范觀摩培訓會議,總結交流各地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及抓點示范的典型經驗做法,安排部署“三秋”生產各項工作。大豆玉米“搭伙”生長 一季雙收8月13日,記者同全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
-
上海市農業機械研究所牽頭開展技術攻關,在上海市農業科技創新項目《青菜高密度自動移栽設備研發及示范》的支持下,成功研發了自走式青菜高密度全自動移栽機,并形成了配套的青菜高密度自動移栽生產模式,實現了青菜生產過程中移栽環節的技術突破。破解百歲之問從“三個農民兩百歲”到“四個農民三百歲”
-
“通過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的集成運用,玉米平均畝產達到607.2公斤,比對照田塊增產58.5公斤,增產率達到10.7%?!苯眨貞c市大面積單產提升綜合技術解決方案集成示范與推廣項目,在開州區臨江鎮新壩村示范片通過專家組測產驗收。測產現場,專家組選取了示范片的3個代表性田塊進行實地測產。結果顯示,在
-
湖北是長江中下游“一種兩收”再生稻種植的重點區域。8月18日,記者從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全省再生稻頭季收割基本結束,產量、品質和效益均比上年有所提升?!昂痹偕粳F在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生產,重點是提升周年產能?!鞭r業農村部水稻專家組成員、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黃見良介紹,相較一季中稻,機收再生稻畝增
-
今年,安徽省夏糧實現開門紅,呈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的喜人形勢。而在飯碗里占據重要位置的秋糧,更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當前,正值秋糧作物產量形成、重大病蟲害防控的關鍵時期。只有毫不放松抓好秋糧生產和農業防災減災工作,全力打好“秋糧保衛戰”,才能奮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當前秋糧病蟲害防控
-
目前,正是“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氣象災害重發、多發、頻發,給農業生產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為此,甘肅省加大災害預警監測力度,積極推廣科學減災技術,全力以赴奪取秋糧豐收。為何暴雨頻現“那晚雨勢洶涌,洪水一夜間席卷而來,家里十多袋麥子、玉米、黃豆,還有冰箱、鍋碗瓢盆
-
眼下正值我市水稻收獲的大忙時節。8月8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今年我市預計有800余萬畝水稻實行機收,機械化率有望提高至80%。8日上午9時許,榮昌區安富街道普陀村,在一片金黃的稻田里,4臺收割機來回穿梭?!敖衲晡乙还卜N有700多畝水稻,目前已陸續開始收割,計劃10來天時間全部收完。”看著“鐵?!笔崭?、脫粒、碎
-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時提出,要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抓好農業生產,努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守住耕地保護紅線自然資源部發布的信息顯示,耕地總量持續快速減少勢頭初步遏制。去年我國耕地進一步實現凈增加,實現總量“三連增”,守住了18億畝耕地紅線。